沈一石困境:全世界都知道你的钱不干净 -

来源:人气:185更新:2025-08-01 12:50:35

近年来豆瓣评分最高的电视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当属沈一石。剧中展现的明朝农田产量差异令人震撼:丰年可达50担,歉年40担,灾年仅剩30担。这位人物联合浙江巡抚郑泌昌、按察使何茂才,执行严世藩的命令,蓄意引发水灾,意图在灾荒中压低田价,以10担一亩低价收购灾民土地。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所有粮食皆由沈一石独自筹备,其个人储备竟达30万亩地的规模,足见其财力雄厚。

一个商人若无法获取财富,终将被世人轻视。正如现下沈一石漂泊异乡,昔日亲朋对其竟毫无牵挂,连一句寒暄都未曾有。然而,当一个人具备牟利之能,处境便截然不同。盈利不仅需技巧,更需洞察,试想若让你掌控整个商队,是否能预判接下来的货物走向与需求?沈一石深知,掌握盈余能力者,必懂得借势之道,而借势则需以利益相回馈。面对地方势力郑泌昌与何茂才,沈一石始终持礼不卑,因这些人不过是依附于他的权贵。作为商人,他无需刻意维系,但也绝不会轻易得罪。然而杨金水却迥然不同,作为宫中得宠的太监,他与皇上的近臣黄锦情谊深厚,掌控江南织造之业。若杨金水心生不满,沈一石便陷入绝境。因此,沈一石将耗费二十万两白银购得的芸娘献予杨公公,自此每日郁郁寡欢。因李玄需为毁堤事件顶罪,杨公公令芸娘陪伴其度过最后一夜。李玄临刑前感叹:“与芸娘共度一宵,即便赴死也无憾。”此举令沈一石愤懑不已,不仅停止采购田地,也暂停织造绸缎,紧抓芸娘追问究竟。这般深爱之人,竟被送予权贵,足可见他在商途上所付出的代价。然而生意越做越大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凡在街市设摊,难免与城管周旋;在镇上开铺,必然面对监管压力。沈一石的对外贸易旨在获取西洋财富,供嘉靖兴建宫殿,助小阁老完婚,赡养郑泌昌与何茂才,还需购置艺妓以伺候权贵。众人都知他财力雄厚,因外贸账目透明,每年需织造五十万匹丝绸,每匹售价十五两,营收高达六百万两。相较之下,小阁老倚重的鄢懋卿巡视盐政,历时半年却仅收得三百万两。沈一石的财富大量流向杨金水,而杨金水则转赠吕芳,吕芳作为宫中老臣,实为嘉靖的管家。财富共享本无妨,但问题在于,若无财富积累,耗费却毫不心疼。大明王朝尚无工业,亦无AI技术,更无能改变世界的科技企业,丝绸之价尚可衡量,修仙之欲却无法估量。随着嘉靖年岁渐长,严嵩夫人数量倍增,开支亦随之膨胀。虽年织五十万匹丝绸看似可观,然相较急切的用钱需求,仍显迟缓。嘉靖曾言,怎可被一介织布者掌控?众人皆知沈一石巨富,皆知其财富源于贿赂,皆知其账目不透明,如此背景下,若无财富应如何应对?平日杨公公即是沈一石的靠山,若真遇大祸,杨公公可借装疯卖傻蒙混过关,还需仰仗吕芳仁慈之心。商人与僧侣,本质相通,皆需明辨利害。与其被问及在王直麾下担任何职,不如亲自探究为何西洋一两丝绸能售得十五两,方不至于在焚烧银两与敲钟鸣鼓间,断送自己的一生。

Copyright © 2023 www.jdw8.com